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还不起
书迷正在阅读:【快穿】一觉醒来穿进了性爱世界、东山客27号【前男友为何变态1V1】、他的角好像很敏感、〔彻政〕驯养、〔林英〕爱的秘密森林、[花亦山世子all向]花昭名士录、代号鸢GB]向日葵、【主攻/柯南】被暂停职务后我选择去强制援交、女王蜂的日常、欲望游戏
“容朕缓思。”朱祁钰示意金濂先不要说话。 他忽然意识到,自己这个大明的户部尚书,怕是算错账了。 朱祁钰没有紧皱在心里快速的算账,然后开口问道:“八十年,得铸银币几何才能还得清?” 内承运库太监林绣赶忙开口说道:“陛下,八十年是两千四百亿铜钱,折算下来是一亿两千万大明银币,按照现在兵仗局的铸币,月产三十八万算,再加上自然增速,大约需要三十年左右。” “陛下,这只是还账。” 大明朝廷欠天下百姓的铸币,既然弄好了磨坊,那自然要把这个磨坊好好的维持下去,那货币是维护磨坊的重要工具。 但是大明欠下了八十年的账。 而且这东西不能不还,朱祁钰虽然有一张朱祁镇禅让诏书,但那东西是给礼部洗地用的。 朱祁钰喊出了继承列祖列宗的遗志,那就得继承这笔庞大到恐怖的欠债。 林绣给出了一个三十年,大明可以还八十年账的数字。 但是这三十年呢?这三十年,大明人丁会不会增多,按照每人五十枚新钱的标准,大明这三十年欠多少? 若是陛下春秋鼎盛,一直未曾懈怠,三十年后,大明每年需要铸币多少,才能保证坊间物价和银钱的平衡呢? 朱祁钰人都傻了。 新货币政策,的确是个良政,看大明上下的反应就知道了,但是这欠的朱祁钰触目惊心。 “一亿枚银币,两千四百亿枚的铜钱,怎么会需要那么多啊?”朱祁钰坐直了身子,眉头紧皱。 金濂其实想说,前元那九十多年,天下生灵涂炭,元朝也没什么稳健的货币政策,更没有大规模铸铜钱,这还有九十多年的账。 但是毕竟那是前元的烂账了。 但是大明这八十年,那是必须要还的,这至少是一百八十多年,朝廷未曾大规模铸币的欠账。 钱荒,这一个荒字,其背后是惨不忍睹的大明财经事务,百姓缺钱少钱,血淋淋的现状。 朱祁钰看着兵仗局太监、讲武堂提督内臣,笑着说道:“永昌啊。” “臣在。”李永昌颤颤巍巍的回答道。 他还为兵仗局的产量洋洋自得的时候,盐铁会议告诉他,他需要在三十年内,至少铸造两亿枚以上的银币,甚至更多,陛下才不会欠天下银币。 天地良心,一个月三十多万枚,一天一万枚,那已经极限了! “这事儿,交给你办了。”朱祁钰笑着说道。 李永昌满脸惶恐,最后还是俯首说道:“臣…办不到啊!” “只需要把产能扩大一倍就好了。”朱祁钰十分确定的说道:“一倍,一倍就好了。” 朱祁钰转过头来问道:“林绣,内承运库还能给两分的火耗给兵仗局吗?” 提高劳动报酬,可以有效地提高积极性,可以有效地让生产力飞速提升。 林绣从桌子底下抄出一个小算盘,噼里啪啦的算了半天说道:“可以,但是最多让两分了。” 度支部大使王祜也从桌子底下掏出了一个小算盘,噼里啪啦的算着,然后和金濂耳语了几声。 金濂看了看账目,和度支部的大使王祜又聊了许久,才俯首说道:“陛下,臣这里也可以拿出两分来。” 这样一来就是兵仗局一枚银币,可得一钱四分,而朱祁钰的内承运库只得八分,而太仓也只得八分了。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:“那这样,朕给兵仗局一枚奇功牌,每年有提高工艺、缩减流程,却能保质保量的提高产能的工匠,授予奇功牌一枚,暂定十年吧。” “但是千万不可舍本求末,还是得多培养工匠,扩大基数。” 扩产一倍,再建一个兵仗局的分厂,不就好了吗? 但是大明没那么多的银匠供朱祁钰霍霍,限制产量的不仅仅是机器。 提高劳动报酬,也是招揽天下银匠。 李永昌深吸了口气俯首说道:“臣领旨。” 多给钱、给奇功牌,这是无上的殊荣,足够那些个工匠,不眠不休的改进工艺了。 林绣和度支部大使王祜互相讨论了半天,又算了半天,最后叹息的说道:“陛下即便是如此,三十年后,至少还欠一千亿枚铜钱,大约五千万银币…” 度支部大使王祜补充说道:“这还不算历年盐引欠下的,前事不算,每年超发盐引,也要有三十多万枚,三十年大约九百万枚银币,也就是两百亿左右的铜钱。” 林绣十分保守的估计了大明人数的增长,十分保守的增减数字,但是最后还是得到了一个让人颤抖的数字,一千亿铜钱,亿吊铜钱。 度支部大使王祜,则是补充了之前盐铁会议的钱引,那也是货币,那也是欠账。 多少?不多,两百亿铜钱,不过两千万吊而已。 加起来不过是五千九百万的银币罢了,相比较一亿两千万的银币欠账,确实不算多了。 朱祁钰看着林绣的账本,最终叹息的说道:“尽力而为吧,你们难,朕也难,都难,咱们啊,都勉为其难吧。” 欠的太多了,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还得清。 大明一旦开海,这欠账会不停翻番一样,涨到天上去! 盐铁会议结束了,于谦留了下来,陪朱祁钰下兵推棋盘,这次玩的是岭北之战的地图,就是洪武五年的岭北之战。 于谦执北元,朱祁钰执大明,这一把四百多个回合,玩起来太慢了,至少要半个多时辰。 兵推过半,兴安叹了口气说道:“其发和林始于一处,旁及四隅,凡在东西南北者,皆知其所自也。震浅则大,而所及者近,涌泉溢水,三百里人烟几绝,摧折无遗。” “地陷。” “陛下胜。” 于谦呆滞的看着兴安,上次陨石的事儿,他已经十分的惊骇万分了,这次提前说好了不用陨石,居然搞起了地陷?! 这还是浅震,涉及范围很近,正好把于谦手中的北元主力消灭的干干净净,一点都不剩。 兴安伸手将于谦中路军主力旗,一一拔掉,叹息的说道:“天灾人祸,非人力也。” “诶,不是,你这个大珰,怎么能这样呢?这怎么会有地陷这种事呢?!”于谦终于忍不住了,下棋就下棋,这已经不是黑哨了,这是强行结束!掀棋盘了。 这路子太野了,以至于,于谦都呆滞了。 他就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! “好了,好了,不下了。”朱祁钰示意于谦稍安勿躁,把棋盘收了起来,聊起了正事。 于谦深吸了几口气,总算把自己激荡的心,安稳了下来。他饮了一杯茶之后,心态终于平定了下来。 于谦又饮了一杯茶,越想越气。 “陛下以为,京察何物?”于谦要聊的是眼前的大事,京察。 兴安坐直了身子,认真的听着陛下和于谦论证,这是他的学习的最佳良机。 唐朝有名宦高力士,有千古第一贤宦职称,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怠政,几乎所有的事儿都是高力士在处理,算不上井井有条,但是的确是维持了很久。 但是随着杨国忠的权柄越来越大,高力士也失去了权柄,这煌煌大唐就立刻败了。 对于兴安而言,他需要成长起来,倘若哪一天,陛下也开始怠政了,司礼监就必须履行其当初高力士的责任,而且要做的更好。 朱祁钰对于京察为何物,认真的思考片刻说道:“纠察官员是否懈怠、贪腐,乃是京察设立之初的用意,庸者下,能者上。” 于谦点了点头,又摇了摇头说道:“其实陛下,京察不必拘泥于形式,早先陈情疏京察,京察失效,这纠察官员,是如何维护?” “自然是各官署擅权,朋比为jian,在燕兴楼、太白楼里京察,只不过考评的不再是勤政、廉洁、才能,而是考评谁的人脉更广,谁的银子更加厚重,谁的家世渊源。” “陛下办了官邸,那这京察之法,就得大办特办。” 于谦的意思很明显,三杨辅国的时候,以正统帝幼冲,数年之内,每朝只准奏请八事,可是从皇帝这里,弄走了不少的权力。 比如这京察的权力,就是在那个时候从皇帝手中失去的。 但是京察的手段,并没有消失,而是散到了群臣的手里。 这必然滋生贪腐,必然滋生朋党,必然导致朝堂乌烟瘴气,想做事的人,却什么都做不得,只能同流合污。 “长久下去,必将国之不国。”于谦叹了口气,颇为感触。 这大明的吏治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内,就变了一个风气,这和陛下不断的收回权力,再一拳拳的砸下去,有很大的关系。 陛下做是始终张弛有度,不疾不徐,却把这事,一件件,一桩桩都办得极为稳妥。 朱祁钰点头说道:“所以京察之事,定然有些人乱喊乱叫,狺狺狂吠,朕不会理会。” 于谦喝了口茶说道:“陛下,朱见澄多重啊?” “六斤六两,足月。”朱祁钰笑意盎然的说道。 外廷是不知道泰安宫诸事儿的,王直上次请旨移宫皇宫居住,朱祁钰训斥,自此以后就没人敢问泰安宫的诸多安排了。 于谦一听也是眼角带着笑容说道:“六斤六两好,很好,足月,也很好。” 他颇为欣喜,大明皇帝只有一个孩子朱见济,那是绝对不可以的,只有一个孩子,国本之位不稳。 陛下俩孩子,那就是让人十分欣慰的事儿了,孩子这东西,还是多多益善,顶多闹出点汉王朱高煦之乱之类的小乱子,不是什么大事。 尤其是陛下正在推动诸王勋戚一体纳税。 多一个孩子,就多一分保障,朝臣们的心思就能多安定几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