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言情小说网 - 言情小说 -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88

分卷阅读188

    轻咳一声:“对了,我前几天刚托人给你们打了一辆新的推车。”

说着,自顾自的进了书房,推出一辆双座位的推车,平时可以做一个小床用,等孩子大点儿了,把中间的板子架起来放在中间,两个孩子面对面坐着,像一只小船。

“你们看看,孩子再大点儿可能用?”

苏锦绣记忆中的推车和这长得不一样,但不得不说,这设计也算新颖了。

她绕着转了两圈:“不错,真好。”

“等到了夏天,俩孩子就能下地爬了,我还托人给他们做了一个大扁,到时候可以在里面趴着玩。”宋征军说的有点兴奋,这几个月他虽然没能看见重孙子,却也给两个小的置办了不少东西。

宋征军这次真的是送东西送进心坎里。

因为取名字而起的隔阂也仿佛消弭了。

很快到了除夕夜,吃饭吃到一半,陈首长冒着雪来了。

他拉着宋清华和宋征军进了书房,出来后,几个人的脸色都有些凝重,然后苏锦绣就被喊进了书房。

陈首长一脸严肃的小声说道:“苏同志,平首长要见你。”

苏锦绣一愣。

“见,见我?”

她是真的慌了。

“对。”

“什么时候?”苏锦绣抬手将手掌在身上擦了擦,心里有些慌乱:“我这,我这身上脏兮兮的。”

“不用紧张,初三过去就行,那天颜医生会过去坐诊,你可以跟着她一起过去。”

苏锦绣这才松了口气:“行,那我们就初三过去。”

说完话的陈首长直接就走了,他们家也要过年呢,他是舒服了,宋家却因为他的一番话而搞得心事重重的,现在上面斗争的很严重,这位首长,在京城里几乎已经消声灭迹了,许多人都不知道他的踪迹。

没想到,他居然会在军区总医院里。

初二苏锦绣和宋清华回了一趟苏家,因为初三要见面的缘故,她只在苏家坐了坐就走,连午饭都没吃。

初三一大早,苏锦绣给孩子喂饱了奶,就换上一身新军装,跟着颜晴后面去了医院,然后在几个军人的掩护下,直接上了三楼,楼下的热闹和楼上的冷清呈对比。

她站在病房门口紧张的等待着。

直到里面传来‘进来’两个字,她才推门而入。

“您好,我是苏锦绣,是纺织厂的一名宣传委员。”

苏锦绣对着坐在沙发上的老爷子自我介绍道。

“不用紧张,快过来坐。”

老爷子十分和蔼的指了指他旁边的沙发,苏锦绣拘谨的走过去坐下。

“我看了你的电影,很不错,但是关于冻雨和雪灾这一篇,我却是看出了点不一样的东西啊。”

老爷子虽然笑着,可一双眼睛却又利又深,仿佛要看进她心里似的。

苏锦绣紧张的捏了捏衣角。

哪怕她知道,眼前的老爷子是非常能够包容不同意见的,可依旧觉得十分紧张,那是一种见到历史伟人的紧张。

“是的。”

苏锦绣吸了一口气:“我写这一篇的时候,感慨许多。”

“大胆的说,不要怕,我又不会吃人的。”

“我能够写出很多关于地震的防灾手段,可在写冻雨和雪灾的时候,我才发现我的知识是那么的贫瘠,我不知道该如何预防,等受灾后,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救灾,我唯一能做的,就是告诉百姓,冬天多囤点儿粮食,多穿点儿衣服,除此之外,我大脑空空,什么办法都没有。”

苏锦绣越说,心情越平静,语气也越坚定。

“那时候我就在想,如果我能见到我们国家那些气象学家,地理学家的话,我是不是能从他们那边获得更专业的知识呢?可是在我一番寻找后,却发现,我没有办法见到他们,或者说,我不知道我们国家是否有他们的存在。”苏锦绣看向老爷子:“我很心痛,我当时很奇怪,我们国家怎么了?”

“然后我又开始反思自己,我做扫盲是为了什么?”

说到这里,苏锦绣笑着摇摇头:“我突然发现我错了,光扫盲是不够的,我还要让那些孩子去读书,去学习知识,所以我就在电影里这么做了,不管有没有效果,至少我尽力了。”

“你那可不算是尽力啊。”

苏锦绣脸色变了变,干笑一声:“我有孩子有家庭,我不敢。”

“那如果以后给你机会,你敢不敢?”

“我当然敢。”

苏锦绣眼睛猛地亮起:“我不仅敢,我还有无数的内容想做,历史,中医,美食,手工艺……我要用我的连环画,我的电影,将这些华国特有的东西,作为我们国家的名片,推向世界各地。”

“好!”

老爷子拍了拍沙发的扶手,有些激动。

☆、第54章昏迷

“你有这个想法很好呀。”老爷子抽出一根香烟,对着苏锦绣举了举手:“我抽烟没关系吧。”

“没有,您抽吧。”

苏锦绣连忙摇摇头。

“小琳说你刚生了孩子,不能闻香烟味的。”话虽这么说,老爷子还是十分自然的点燃了香烟,小女儿的话,他压根就没打算听,吧嗒吧嗒抽了两口烟:“我记得,你当初和小宋的婚事是我给主持的。”

“对。”

“现在还生了一对龙凤胎。”

“是。”苏锦绣继续点头,她也不知道咋了,老爷子突然和她话家常了。

“小宋也很聪明,你们的孩子不会差,好好教,以后培养成栋梁,为国家做贡献。”

“我一定会好好教导孩子,只是……”苏锦绣说道这里叹了口气:“只有我的孩子好好教导又有什么用呢?其它的孩子并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,您知道么?自从我生下龙凤胎后,我和丈夫都去上班,怕奶奶一个人带孩子不方便,就想找个人帮忙,结果亲戚家送来的,却是个十二岁的孩子,在这个本该读书的年纪,却已经开始为家庭cao劳,我看了十分痛心。”

老爷子抽烟,听她话音落了,抬了抬手:“继续说。”

“而且孩子的天赋是不同的,我的天赋在于画画、写故事,我的丈夫天赋在于物理,可若是我的孩子更擅长化学,擅长天文,而我和丈夫根本无法给他们任何帮助,该怎么办呢?难道就要磨灭他们的天赋,让他们变成平庸的人么?”

“那你说,该怎么办呢?”

“当然是大学。”

苏锦绣说道这里,声音不可自抑的压低了,说到底,她还是害怕的。

“恢复高考,开放大学,让真才实学的学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,说句不好听的,现在能为国家做贡献的科学家,年纪都不小了,若想科研事业不断层,就要注入新鲜的血脉,再看看如今,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