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言情小说网 - 经典小说 - 后晋皇妃在线阅读 - 第十一集 夫妻相认

第十一集 夫妻相认

    张天师终于明白了陈摶此来武当是真的借剑,跟龙虎山也没半点关係。看来陈摶在龙虎山是混不下去了,去华山开拓也是无奈之举。想到这,张天师态度强硬起来,就凭陈摶一人,想在武当持强,那无异于白日做梦。

    于是张天师对证盟大师说道:“既然证盟大师认为剑不可借,那就请证盟大师代老道送客下山吧。”

    陈摶一听张天师要翻脸,不禁火冒三丈。心想“我陈摶好话说了,这老道却硬生生地打我脸,真是虎落平阳任犬欺呀。今日若不给这老道点顏色看,我陈摶如何还能在江湖立足!”

    陈摶起身说道:“张天师,我陈摶敬你是天师,也是长辈,所以再三求您老借剑。若天师不念后学之诚心诚意,那休怪我陈摶无礼了!”

    张天师见陈摶要逞强,便不再客气,对证盟大师说道:“送客!”

    证盟大师见陈摶落难到如此竟地,不禁悲从中来,痛彻心肺。当即打定主意,是时候表明自己的身份了。

    陈摶拨出佩剑,当即运上功力,抖了抖剑锋,说道:“今日我陈摶能有幸见识见识武当祖师剑的威名,也算不虚此行了!”

    证盟大师见时机已到,便挥起武当祖师剑,一连三剑送出,这梅花三剑,杀气腾腾,直指陈摶命门,剑锋犀利,剑招诡异,如此搏命三剑,陈摶顿时避无可避,退无可退,只得使出兰花四招相对。证盟大师见陈摶化解了自己的剑招,便不再给陈摶喘息的机会,挺剑连上五步,步步进逼,欲置对手于死地。这次证盟大师用的是竹林五步,只攻不守,封住陈摶的左右手,直取对方咽喉。

    陈摶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这证盟大师是女扮男装,难怪总是觉得似曾面熟。陈摶一时兴起,全力使出菊花六绝技中的第二招“风吹雨成花”。霎那间,证盟大师的道冠吹落,一头秀发散开,随风飘逸。一个男人暂态成为一个眉目清秀、风姿绰约的少妇。

    陈摶掷剑跪地,叫了一声:“杏儿——”

    证盟大师也回了一句:“相公——”,此时的证盟大师已是泣不成声。

    一时间,张天师和武当道士们惊的目瞪口呆,不知所措。

    原来陈摶年轻时乃一儒生,因两次应试不中,转而学道。后受明宗皇帝李嗣源召见,声望大增,人称道中奇人,为世人所知。遂亲上龙虎山,欲与张家天师论道,一决高下。时值龙虎山二十一代天师张秉一受南唐皇帝正式册封。秉一天师有心规整道内乱象,下令非张家嫡亲后裔不得称做“天师”,但仍可以以真人、道长或道士相称。

    陈摶感觉龙虎山血统太浓,才学不受待见,遂决意出走龙虎山,欲上华山自立门户,佈道世间。

    说起陈摶与证盟大师之间,还颇有一段孽缘。

    陈摶幼年家贫,但好学上进。十五岁时陈摶就到京城洛阳郊外的大户樊圆外家打零工,白天在樊圆外家的私塾念书,晚上给樊家守夜,餵食骡马。马无夜草不肥,需要专人看管。樊家的规矩是管吃管住管念书,虽无工钱,但给了好多穷人家的孩子念书上进的机会。

    樊圆外家的私塾有文师和武师,喜欢学文的就读书,喜欢练武的就习武,陈摶与别人不同,他文武都学。

    樊家的小千金杏儿,打小就喜欢练武,虽是女孩子家,但却象个假小子。日子一长,小陈摶四岁的杏儿对文武兼修的陈摶颇有好感。因为陈摶看起来相貌堂堂,一表人才,为人又是一副热心肠。陈摶呢,对清秀活泼的杏儿也是一往情深。所以两人整天在一起切磋武艺,两人花了三四年的功夫,终于习练出一套独创的武功,因为功夫太过生猛,且杀气太浓,二人一商量,就给起了个温宛的名字叫“梅兰竹菊”,前后九招九式,共一十八路。

    因为杏儿的原因,陈摶把过多的精力都花在练武上,读书的时间就少了,以致陈摶两次应试都名落孙山。

    陈摶二十三岁那年,第二次应试落榜,回到樊家后,独自一个人躲在马房里偷偷地大哭一场,时值杏儿来找他,见他正抱头痛哭,杏儿就扶着他安慰一番。两人本已情愫多年,此时相拥一起,不禁乾柴烈火,一时两人都把控不住,自然就行了男女之事。事后一连几日,两人欲罢不能,日夜缠绵。不料被樊圆外得知,樊圆外怒火迸发,命下人把陈摶毒打了一顿,赶出樊家。

    陈摶出了樊家,身无分文,举目无亲,无处可投。陈摶顾影自怜,想到自己二十几岁的一个男子汉竟沦落到如此地步,既无功名,又无钱财,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不能相聚廝守。苦恼了半天,陈摶思忖道,既然屡试不第,儒家的学问做不好,那不如弃儒从佛好了。儒学不行,改学佛学,或许有几分成功的把握。

    于是陈摶就近落发出家到洛阳白马寺。在白马寺里呆了半年,陈摶明白了,佛学不仅博大精深,且人才济济。要想在佛学界出人头地,没个十年二十年,那是万难成事。陈摶想到,我如何能等得起十年呀,看来学佛真个是此路不通。

    在秋夜里,看着明净如水的月光,陈摶思如泉涌,好主意来了。既然学儒学佛不能成功,何必不学道呢?当时的境况是,北佛南道,佛学在北方盛行,道家则流行于长江以南。北方既然没几个人学道懂道,那何必不学道呢!

    既然打定了主意,陈摶说干就干。第二天陈摶就到洛阳市集上买了一大堆道家的经书,白天念经学佛,夜里专攻道学。好在道家的经书在那个时代奇少,能拿出手的也就是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也就是大半年的时间,陈摶就把《道德经》背诵的滚瓜乱熟。一不做二不休,陈摶壮着胆子在洛阳开起了道家讲坛,凭着自己的如簧口舌,一时听眾云集,连大唐明宗皇帝也派人请陈摶入宫讲学。

    但后唐毕竟佛学盛行,想在佛学重地洛阳独树道帜,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于是陈摶就留起长发,做了一身道袍,转战江南,亲上龙虎山,大干一番。

    到了龙虎山,陈摶大失所望,原来龙虎山作为道家的正宗之地,道学之风全无,那里所有的道士都忙于争名夺利,没有人愿意花心思去学经传道。

    陈摶在龙虎山待了六七年,虽然学问飞速地长进,但名声却越来越不好。原来陈摶在樊家养成了习惯,夜晚精力充沛,不论是习武还是读书,都能精力集中,才思通顺,并能融会贯通。白天呢,陈摶就抽空睡觉。时间长了,道士们背地里纷纷向张天师告状,说陈摶好吃懒惰,全是嘴上功夫,也就是个“睡宗”。

    所以,陈摶在龙虎山上一直没混出个名堂,张天师压根就不想给他一个半个名号。在龙虎山实在呆不下去了,陈摶便另打主意,要去华山独自开拓。

    却说樊杏儿呢,早在陈摶被赶出樊家时,杏儿就已暗结珠胎,怀上了陈摶的孩子。杏儿生下孩子后,是个小千斤,樊家人就隐瞒起来,自家女儿没有嫁人,就生了孩子,那可是败坏门风的大事。樊家人只好忙活着给杏儿找个婆家,但无论是哪家豪门,杏儿都是抵死不从。

    杏儿把孩子养到二岁时,在娘家实在呆不下去了,忍受不了老爷和娘亲的白眼,便带着孩子离家出走。当时她听人说陈摶去了江南,就一直往南走,但始终没有找到陈摶的下落。一日,杏儿来到武当山打听,突然看到武当山招武师,杏儿就女扮男装,比武应试,做了武当的武师。由于杏儿的勤奋忠实,日渐受到张天师的重视,一直做到武当的证盟大师。杏儿来到武当时,谎称孩子的生母得癆病去逝,只好自己独自带着孩子四方游走,并给女儿取了个乳名叫“仙儿”。仙儿长到六七岁时,勤快伶俐,又听话懂事,深得张天师的喜爱,便让她做了茶童。

    今天陈摶与杏儿在武当山夫妻相认,如此突然,令人匪异所思。二人相拥而泣时,茶童仙儿也不知所措。仙儿万没想到,叫了这多年的爹,原来是娘亲。

    杏儿这才想起仙儿,赶紧伸手拉过仙儿来,说道:“仙儿,这就是你爹,是你真正的亲爹呀!”

    陈摶一把抱住仙儿,哭成泪人。“仙儿,爹对不起你,对不起你和你娘,让你们吃了这么多的苦!从今后咱们一家人再不分离了,爹会好好的爱你疼你,让你快乐地长大成人!”

    一家三口抱在一起,哭声和笑声混在一起,好长时间才平静下来。

    杏儿上前跪在还在错鍔中的张天师面前,深深地叩了三个响头,说道:“天师,属下对不起你,念属下也是无奈之举,并非有意欺瞒,有请天师包含!”

    张天师这才清醒过来,连忙说道:“证盟大师言重了,老朽虽朽木之心,安能不被打动。证盟大师数年如一日,为武当cao劳打拼,老朽无一日不感念于心。往事实为形势所迫,决非证盟大师有意矇骗。”

    杏儿继续说道:“天师,属下早已将梅兰竹菊九招九式尽数传于少主人,少主天资聪颖,好学上进,天师百年之后,必能挑起重任。今我与夫君重逢,望天师成全我一家三口相聚,同去华山,属下感激不尽!”

    张天师赶忙答道:“君子成人之美,既有不舍,无奈云长归刘,亦当千里相送。”杏儿大喜,再三道谢。

    陈摶拉着仙儿上前对张天师双膝跪地,叩谢道:“万望天师恕后学无礼,天师照看我妻女多年,大恩大德,后学日后当结草相报!”

    张天师扶起陈摶父女,感慨地说道:“乱世悲情,非人力所及。陈摶,我这把祖师剑你拿去吧。此去华山路途遥远,山高水险,一路保重!”

    陈摶羞愧地说道:“天师,后学知错了。陈摶虽有虎狼心,亦知白狐报恩。我还有何脸面敢向天师借剑!”

    杏儿把武当祖师剑郑重地交回给了张天师,一家三口就此告别。仙儿一步三回头,依依不捨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