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楔子】

    

【楔子】



    “陛下之意,诏书里已说得再分明不过,公子……还请好自为之罢。”

    念罢诏书后,使者垂眼看着面前长跪不起的人,复又添上了这么一句。

    心下慨叹,陛下果真再也容不下这位长公子了么?

    从起初政见不和,屡生间隙,到而后下旨将人发配到这上郡的蛮荒之地,直至如今这一道冰冷无情的诏书……

    也有远见卓识,举止温文尔雅;性子宽厚仁善,深为百姓爱戴。而谁又能想到,这最有希望继承大业的长子,今日竟落得如此田地。若要怪,也只能怪他生在帝王家,怪他的父皇,是那样的一个刚硬残酷,而又不容忤逆之人。

    “扶苏……领旨。”

    耳畔低低响起的声音,让他蓦然收回思绪。抬起眼,却见面前那人仍是静静地跪着。略嫌瘦削的身子紧贴着冰冷的地面,如死水一般的平静。

    叹息一声,他不再多言,便告辞离去。

    心知事已至此,摆在这人面前的,便只有一条路可走。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使者离去了许久,扶苏才仿佛回过神一般,以手撑着地面,极慢地站起身来。双腿大概是跪得太久了些,已然有些僵硬,方一站起,便险些再度摔倒下去。

    幸而一只手自身后伸出,紧紧地将人扶住。

    扶苏回过身,这才想起,屋内还有一人。

    “多谢蒙将军。”轻轻拉开扣在臂膀上的手,从对方身边走过,往里室而去。不再看对方的眼睛,他只是垂眼笑了笑,神情里是掩藏不住的失落。

    蒙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。自听清了诏书的内容后,他便一直在扶苏身后,这般静静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然而在对方即将与自己擦身而过的瞬间,他忽然伸手,再一次将人拉住。

    “长公子……”他抬起眼,却并不看对方,只是望向烛台上那摇摇欲坠的火光,慢慢道,“……打算依诏而行么?”

    扶苏黯然笑道:“我还有别的选择么?”

    蒙恬闻言,扣住对方的指尖蓦地用力了几分,默然片刻后道:“此事兴许有诈。不如你我先去面圣,验明虚实,再……”

    “蒙将军,你大抵是不了解父皇的罢。”扶苏轻轻打断他,自嘲地笑了一声,“父皇他应是……早便不愿留我了。”

    蒙恬一怔,手上力道不觉松开了几分。扶苏轻轻挣脱,却也并未急着步入里室。他立在原地,背对着蒙恬,声音慢慢变得平静。

    “我尚仁政,父皇重酷法,二者数十年而不能融,故才被贬于这上郡之地。以父皇之性,又岂能容得旁人半分忤逆?这一日,终究是躲不过的罢。”

    言及此,语声顿住。心里分明有话,却没有再说下去。

    或许除此之外,还有那么一个原因。

    只可惜,那原因从来只是秘密。他和自己父皇心照不宣的,却再也不容提及的秘密。

    ——父皇,若这便是你的心愿,那么,我会将这一切带入坟墓。

    见扶苏慢慢沉默下去,蒙恬看着他,亦是半晌不语。

    实则此刻二人之间绝非已然别无选择,这一点,扶苏与自己同样明白。

    比如,凭着手中三十万大军,挥师返京,夺取帝位;

    比如,假死而去,抛开这半生种种纷争,不再过问。

    然而他也知道,抉择于自己尚有万千,但于扶苏而言,自始自终却只有一个。对方虽同那高高在上之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政治见地,实则却从未真正忤逆或者违背于他。

    绝不是畏惧之故。只因……那人始终是他的神祗,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峰峦。

    所以他不会忤逆于他。即便对方,要的是他的命。

    蒙恬沉默许久,终是慢慢道:“你若当真作此决定,我……不会阻拦。”

    哀,莫大于心死。心若死了,任何言语的劝说,也只会徒劳无功。

    “多谢蒙将军。”扶苏似是笑了笑,笑里却是深不可测的绝望。片刻之后,他不再停留,径自入了里室。

    听着身后的脚步声逐渐消失在门内,随后是刀剑出鞘声,再然后……一切尘埃落定,一切寂如死灰。

    蒙恬一动不动地立在原处,背影高大而沉默,如若被雨淋湿的巍峨苍山。

    他没有再说一句话。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,长公子扶苏自刎于上郡望月台。同年,始皇嬴政薨逝。

    次年,嬴政幼子胡亥继位,是为秦二世。

    然而便只在三年之后,大秦江山在群雄并起的乱世之中轰然倾塌,嬴政曾自诩要绵延千世万世的王朝,就这么被掩埋进历史的滚滚沙尘中。

    后人曾无数次地问过,如若当政者乃是贤名在外的公子扶苏,一切……可会变得不同?

    而当扶苏再一次立在阶下,微微仰头看那高大威严的宫殿时,不禁亦作此想。只是他心中所想,不是疑问,而是笃定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,他收回目光,抬眼正视着雄壮而肃穆的宫门,自顾自地笑了一声。

    ——重活一世,或许不该再用这般仰视的姿态了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乃是秦始皇二十六年。这一年,秦一统六国,初定天下。嬴政以“皇帝”自称,至此成为天下至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