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科考中举
第一章 科考中举
二十六年春末,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已过去半月有余。
今日是揭榜目,城楼脚下,众学子正满怀期特地在皇榜上寻找自己的姓名,人头涌动,吵闹声此起彼伏。
“李兄,你上榜了!”
“我就知道自己能上榜,这次我可是做了十足的准备!”一男子得意洋洋,众人皆惊叹着祝贺他。
榜下一人大约四十出头,面容憔悴地哀声叹气着:“唉,第五次了,还是没中。”随后在众人的目送下落寞离开。有人喊住他:“等过三年再试试也无妨。”
那人摇摇头,然后摆了摆手,“算了,我还是回家种地吧。”
谁家欢喜谁家忧,中举只是极少数,更多人还是寞寞无名地落第,更何况今年试题乃陛下亲自所出,难度更上一层楼。
众学子看完榜单后,闹哄哄地散了。
这时,一位面容俊秀的青年人走到榜前。他没有从头榜开始看,而是直奔最后一名查找起来。
乙等没有自己。贺书颜心里一沉,不会吧……
甲等,庞流光、韦威、闫元旷……
他一个一个名字看去,还是没有……不禁握紧了袖中的拳,叹了口气,想起临行前大哥和大姐对自己的殷殷期盼,心中不觉羞愧起来。
贺书颜知道自己天生愚鲁,学习方面逊于常人,可他从没有放弃,别人五分的努力,他能拿出二十分来,父亲和大哥也全心全意地教导他。寒窗苦读十余年,他怎能辜负自己与家人?
贺书颜不愿再看,失魂落魄朝家走去。他在长长的街道徘徊,待到日暮也迟迟不敢推开家门。
他靠在墙角坐下,疲备地将头埋进怀里,“颜儿!你怎么在这!”贺书瑜焦急的声音从头顶传来,贺书颜抬起头,微红的眼眶里着一圈眼泪,偏偏又强忍着哭泣的冲动,紧咬着下唇一言不发,他生得本来就美,这幅楚楚可怜的模样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。
“阿姐……对不起,我辜负了你和大哥。”贺书颜眼含热泪摇摇头,低沉沙哑的嗓音闷闷的。
没想到大姐却一把把他捞起,捶打他的脊背,略带怒气对他喊,“傻小子,不管你考得怎样你都是我的亲弟弟!考得不好下次再战就是了,我和你哥又不是供不起你!阿姐看过了中午你还没回家就急忙来找你,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!"
"行了行了,你没事就好。走吧,回家。”
贺书瑜拉起他的手往家赶。“你哥现在应该回来过了,回去再说吧。”此刻已是傍晚,街上已无行人,两人匆匆赶回家门。
离家还有几步路,就看到了屋檐下大哥挺立的身影,“瑜儿,颜儿,怎么现在才回?”贺书瑾的面孔隐匿于黑暗中,看不真切。
大哥虽然向来严厉,但对自己却是十足的好,贺书颜此刻无地自容,尴尬地低着头:“对不起,大哥……"
“臭小子嘟囔什么呢?就等你俩回来开庆功宴呢?!我从宫里回来时,就没看到你俩的身影,你俩是不是背着我偷偷去玩了?”大哥爽朗道。
“什么庆功宴?”贺书颜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大哥疑惑反问,“怎么,你该不会还不知道自己中了进士吧?”
“啊?”贺书颜震惊。
“啊?”连贺书瑜也吓了一跳,”你是说,颜儿不仅没落榜?还中了进士!”
大哥点点头。“是,所以你俩……”贺书瑜连忙把事情经过和大哥说了一遍。
贺书瑾有些哭笑不得,“好小子,你看看你呀,让你姐白担心一场。”贺书颜此刻还没回过神来。
进士……
没等他消化好这一喜讯,大哥就把二人拉进屋子里,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佳肴,“你俩也累一天了,这庆功宴为颜儿中举所设。咱们今日好好吃上一顿!”
贺书颜眼泪汪汪,父亲早逝,母亲不知去向。家里清贫,主要就靠大哥来维持,大哥是御史台的殿中待御史,乃是七品官,每月薪资刚好家中温饱,今日这一顿实在是出人意料。
“所以说,过几日颜儿就能面圣,说不定还能被圣上钦点为官?”贺书瑜放下鸡腿问道。
“是的,想当年你大哥我也是见过圣上一面的,只是站得太远了,没看清楚圣上的真颜。颜儿,这次你可得把握好机会,给圣上留下好印象!"
"来来来,颜儿多吃点。”贺书瑾夹了个鸡腿到他碗中。
贺书颜盯着碗,陷入了沉思,但很快抽出神来,“啊,好。谢谢大哥。”
一顿温馨的家庭聚餐后,贺书颜在院子里望月思索。
总以为进士这种事离自己很遥远,没想到有朝一日也能登上头榜,看来老天待我不薄。想到这里,贺书颜便欢欢喜喜地回房睡觉了。
殊不知,他的命运将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,以至多年之后,回首现在,也只能叹一句“当时只道是寻常。”
五日后,正是学子进宫面圣的日子,这可是天大的荣誉,没有哪位学子不期盼这一刻来临的,尤其是已经上榜的这批人。
临行前,大哥千可万嘱进宫需要注意的事项,大姐则一遍又一遍检查他的衣装,拉着他在镜前左看又看,“瞧瞧,咱们颜儿打扮起来也是帅气逼人,清冷高贵,额……艳压群芳?”
贺书颜有些不好意思,大哥推开在一旁看来看去的大姐。
”去去,什么艳压群芳,又不是去选秀。唉,颜儿是真的长大了,大哥以后可不能再随便打你骂你了。”贺书瑾欣慰地拍拍他的肩,当初只有他腿高的小萝卜头如今也长成高大帅气的青年才俊了。
贺书颜拉着大哥大姐的手,心里暖洋洋的。"这些年来,多亏长兄长姐的养育,养育之恩重于泰山,阿颜永远是阿兄阿姐的弟弟。这次进宫,我会全力以赴的。”
“好,好,有你这句话就够了。”大哥大姐送他上马车,目送着马车离开,临行的嘱托承载着全家人的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