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言情小说网 - 耽美小说 - 方宅十余亩[系统]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44

分卷阅读44

    学艺不精或经验不足,纯粹是这个时代,像医厨匠工这一类“技术人员”,讲究秘方、手法秘不外传,少了切磋交流,不愿沟通有无,固步自封,水准自是难以长进。

国医则不一样。

所谓国医,即为官医。

官医分两大类。一是职事医官,受太医署管辖,正是俗称的“御医”;另一种为医散官,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有品阶而无实际职务。

翰林医官院掌医政,太医署主医事。二者分工不同、各司其职,但无论是御医,或者翰林官医,皆身负一项使命不可推却——

圣命在上,为避免重蹈前朝瘟疫祸国之覆辙,必得大力普及医学教育,推进民间医术的发展……故,独门秘术虽不可轻传,敝帚自珍却为官医大忌。

因此,听闻多位国医到来,自觉水准欠缺、有心想要打磨自身医术的郁容,如何不感到高兴?

聂昕之像是看出少年大夫的心思,直接表示:“等会去了庄子,给你引见一下。”

“是刚才的……”

“不是。”郎卫一口否决,语气稍顿,没头没尾地说了句,“非可信之辈,不宜深交。”

男人的态度让郁容不免觉得奇怪:“他们……”

“沧平苏氏之后,其后势力错综复杂,”聂昕之语气淡淡,“与你无干,远着即是。”

不知道沧平苏氏是什么,但一听到“错综复杂”这个词,少年大夫立刻打消了那点好奇心……到底是封建社会,他一个小老百姓的,只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,心有余力则尽可能多救一些人,没的搀和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,免得惹祸上身,哭都来不及。

想着,果断放弃了探究聂昕之真实身份的打算。

王爷不王爷的,这人既没说,郁容便当自己听错了耳,同样忽略对方的姓氏……

他认识的是昕之兄,逆鸧卫的六品都头,是个为人正直、对他有善有加的朋友。

早晨这一点意外的风波,很快就被少年大夫抛到了脑后……

洗漱换装、用了早餐,满心满眼都是治疗伤寒的事了。

再一次进庄子,郁容一眼就发现了明显的不同。

破落的房屋仍旧破落,却经过了清理打点,去了阴森死气,蓦然明朗。最不一样的,是屋子里的人。原本一众无望等死的感染者,复得生机,面容一扫灰暗麻木,双眼多了光彩,充满了希望。

同时,这里比昨天,添了一份“热闹”。

紧急赶到的国医,全数进了庄子。

郁容知道后,略有几分意外。

不论哪朝哪代,人们谈“瘟疫”皆色变,便是大夫,行医之际往往亦是瞻前顾后、忌讳重重,如这一群国医般,艺高胆大、深入疫区的,永远只在少数。

想想本地县官之作为,同样是“官”的国医们,真真是全然不一样的作风。

说要给少年大夫引见众位国医,聂昕之果真践行了诺言。

八人组成的“国医团”,领头的看着年龄最大,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国医,不苟言笑而气势威严……

正是那一位突然冒出的周防御。

“小民郁容,冒昧见过金针防御大人。”

周防御姓“周”却不叫“防御”,其因卓越非凡的医术,博得先帝嘉奖,晋升为六品防御,得御赐金质九针,故而谓之“金针防御”。

像是没听到有人在说话一样,老国医根本没吭声。

遭到冷遇的郁容,并未感到难堪,见这位防御大人在给感染者诊治,便阖上了嘴,安静地候在一边。

半晌,老国医让感染者先离开,嘴里冷不丁地冒出一句:“此人是何病证?”

郁容微怔,下一瞬即回神,稍加思索,回答:“其面色红赤,想是烦热不退;舌红苔黄,常做吞咽之状,又闻饮食不思,时有呕吐……小民认为,是为热结肠胃之证。”

周防御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,只问:“何解?”

郁容有问必答:“若要通积滞壅结,化里热、救胃阴,当用峻猛泻下之法……以大黄为君药,辅以枳实、厚朴,取水微火煮沸,去渣温服,纳芒硝微煎,二次服下。再合麻子仁汤,以行气泄热,润肠通便。”

周防御听罢,仍不作表态,看也不看站在旁边的少年大夫,提笔在纸上龙飞凤舞,不一会儿写完了,头也不抬递了过去。

郁容接过纸张,发现是个方子,正乃适才所说的大承气汤和麻子仁汤……不对!

——纸上,大承气汤减了枳实与厚朴的剂量,芒硝一钱五改四钱,加以桃仁、乌药,再添六钱的牛黄,以猪胆汁冲入。

“这……”

“你觉得不对?”

郁容面露迟疑:“大承气汤原为峻下药,再加味的话……”

有些不好说下去。

周防御明白了对方的意思,没作解释,又作反问:“凶事益用,何咎?”

少年大夫顿时囧了——这老国医说的话,真有些难懂——好在大体能意会是什么意思,将手里的方子细细琢磨了片刻,忽有所悟。

“循以和药,攻以猛剂,温中补虚,脏腑调谐,则沉疴尽去……凶事益用,无咎。”

老国医终于把目光转过来了,严肃的面容露出一丝笑意:“孺子可教。”

郁容躬身拱手,朝周防御行了一个大礼:“多谢大人提点。”

真要说,周防御所谓的提点,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。

可有时候人就是这样,知道归知道,行动上总出现偏差。正如这一回,或可能太过看重了,他在给人治疗时,多少有些束手束脚。倒没出什么错,只是太过追求所谓完美的治疗,谨慎过了度,可能反会适得其反……这世上哪有什么完美?凡事做到合适,恰到好处,便是“无咎”。

想明白了的郁容,顿时心生佩服,果然不愧是国医啊,便有系统之助,理论有余、经验不足,偶尔难免“掉书袋”,犯一些“纸上谈兵”的失误。

“医非细事。”

“小民谨记大人的教诲。”

经此番谈话,郁容自觉自发,时常跟在周防御身后,从“主治医师”的位置退下,老老实实地做个“实习医生”。

老国医大多时候对人爱答不理的,在实际行医时却从没赶过少年大夫。

除了讨论疫病,一老一少鲜有交流。

一开始还有些踌躇的郁容,历经多次被默许的“偷师”,逐渐心安理得了。

心照不宣。

这段时间,郁容受益良多。

老国医的医术精湛高超,“金针防御”实至名归,一套针刺手法用得出神入化、玄妙至极,着实让少年大夫大开眼界。

与此同时,受时代局限,药材的发掘与利用尚存很大的缺陷,便如此,周防御在方剂的运用上堪称神乎其技,一样的药方,经他加减